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快三平台首页 > 新闻动态 >
23岁女子在直播间打赏近200万,家属欲退款遭拒!合理吗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23岁女生半年狂刷200万打赏主播! 家长讨钱被拒,网友吵翻天:该退吗?

“23岁女生半年狂砸200万打赏主播,家长急疯:这钱是我们的!

平台一句话怼回来:‘成年人自己负责! ’”最近,这条新闻冲上热搜。

当事人小美(化名)在直播间从“0.1元小心心”刷到“单日狂送12万”,最终掏空母亲存款和父亲遗产。

家属以“家长不知情”为由要求平台退钱,却被直接拒绝:“成年人自愿打赏,不退! ”律师也泼冷水:“除非主播骗人,否则难追回。 ”但网友炸了:“直播间套路太深,普通人扛得住? ”这场争议背后,到底是成年人该认栽,还是平台该背锅?

小美第一次刷进那个女团直播间是2024年5月。 起初她只是随手点个“小心心”——0.1元的小礼物,连主播的感谢都听不到。

但第二天,她忍不住送出一辆“跑车”(120元),屏幕上立刻跳出主播的笑容和一句响亮的“谢谢姐姐!”小美说,那一刻她“脑子嗡地一下,像被什么击中了”。

直播间每天准点开播,小美越看越“上头”。

主播们唱歌跳舞聊家常,还搞起“PK对战”——两拨主播连线比拼,谁收到礼物少就要接受惩罚。

小美喜欢的主播输了蹲在镜头前哭,她立刻甩出10个“火箭”(每个1000元),直接把对方送上冠军宝座。

主播对着镜头喊:“榜一姐姐我爱你! ”小美觉得“必须得护着她,不能让她丢脸”。

到2024年10月,小美已经停不下来。

10月27日那晚,她一口气刷了122个“火箭”,单日砸掉12万元。

事后她回忆:“直播间全是‘冲榜一’的弹幕,主播喊着‘家人们救命’,我手比脑子快,根本不敢看银行卡余额。 ”

半年下来,她打赏总金额逼近200万,其中包含母亲托她保管的存款和父亲去世后留下的部分遗产。

家属发现时,银行卡几乎被掏空。

小美妈妈当场崩溃:“这钱是家里攒着买房救急的啊! ”他们立刻联系直播平台要求退款,却被客服一句话堵回来:“成年人自己充值打赏,除非主播违规骗钱,否则不能退。

”小美辩解:“主播总说‘就差一点能赢’,这不是忽悠人吗? ”但平台要求她拿出证据——比如主播承诺返现或私下交易的聊天记录,而她根本提供不了。

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的付建律师分析,打赏在法律上算“赠与”,23岁的小美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,“自己花钱开心,事后后悔也没用”。

唯一的突破口是证明主播存在欺诈,比如假装生病卖惨、承诺线下见面等,但小美的情况明显不符合。

付建提到,去年有个类似案例:某大学生被主播诱导借贷打赏,法院因“主播虚构恋爱关系”判决退款,但“这类成功案例极少”。

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的赵良善律师则提到另一个角度:“如果打赏金额远超当事人经济能力,可能构成显失公平。 ”

但现实操作中很难界定——月薪3000的打赏3000元算冲动,但像小美这样动用家庭存款的情况,“法律还没明确标准”。

有律师私下透露:“除非当事人确诊精神疾病,否则平台绝对咬死‘成年人自愿’不放。 ”

网友们的观点直接撕裂成两派。

支持平台的人说:“23岁又不是小孩,自己管不住手怪谁? ”“要是随便能退,明天人人都说自己冲动。 ”另一派炮轰直播间套路:“PK就是道德绑架! ”“主播哭穷喊哥哥,和电信诈骗有什么区别?”还有人算账:“200万能在二三线城市买套房,直播间砸钱连个水花都没有。 ”

深扒直播间的“氪金陷阱”,会发现设计远比想象的精密。

礼物从0.1元到3000元分几十个档次,每升一级都有特效轰炸:跑车、游艇、嘉年华轮番霸屏,直播间弹幕疯狂刷“榜一大哥威武”。

主播们熟练运用话术:“家人们,对面主播嘲笑我们没实力! ”“只要再上5个火箭,咱们就能守塔成功! ”心理学专家指出,这种即时反馈+群体氛围+竞争排名,极易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,“和赌博上瘾机制高度相似”。

更隐秘的是“粉丝团”套路。 小美透露,刷到一定金额后,主播私下加了她微信,偶尔发语音说“今天全靠你撑场子”。

虽然没承诺任何回报,但这种“特殊待遇”让她觉得“被需要”。 有业内人士爆料:“大主播的运营团队会专门维护高额打赏用户,生日送贺卡、节日送祝福,让粉丝产生情感依赖。 ”

平台的态度也很明确。某直播公司前员工匿名爆料:“高额打赏用户占总流水70%,怎么可能随便退款? ”他透露,客服处理成年人退款申请时有一套固定话术:“先拖三个月,然后要求举证主播违规,最后搬出民法典条款。 ”

甚至有些平台在用户协议里埋雷:“充值视为自愿赠与,一旦支付成功不予退还”——这行小字,99%的人根本不会细看。

小美的遭遇不是个例。

2023年,杭州一名程序员打赏主播150万后被拉黑,跳楼前在论坛发帖:“我以为她是真心对我好”;

2024年初,南京一位单亲妈妈把儿子学费打赏给男主播,跪求退款无果……这些案例中的当事人几乎都是成年人,平台咬死“自愿原则”,家属往往只能通过媒体施压。

直播行业并非毫无约束。

2022年国家网信办规定,主播不得暗示打赏能换线下利益,平台需设置单日打赏限额。

但现实是,限额功能藏得极深——以小美使用的平台为例,用户需要主动在设置里翻五层菜单才能找到“单日消费上限”,且默认设置为“无限制”。

这场200万打赏风波的最新进展是,家属还在和平台扯皮。

小美妈妈抹着眼泪对记者说:“她爸要是知道救命钱被这么糟蹋,棺材板都压不住。 ”而平台最新回应依旧强硬:“目前未发现主播违规,建议走法律程序。 ”